肛门痛想大便却排不出来怎么回事
肛门痛想大便却排不出来可能与便秘、肛裂、痔疮、直肠脱垂、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便秘
粪便干硬或排便频率低可能导致肛门疼痛和排便困难。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助于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聚乙二醇4000散。
2、肛裂
肛门皮肤撕裂会引起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因恐惧疼痛抑制便意。表现为排便后滴鲜血、肛门烧灼感。温水坐浴每日两次可缓解痉挛,配合硝酸甘油软膏或利多卡因凝胶外用促进愈合,严重者需行肛裂切除术。
3、痔疮
内痔脱出或血栓性外痔可阻塞肛管导致排便困难,伴随肛门坠胀感和间歇性出血。避免久坐久站,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太宁栓纳肛,必要时行痔上黏膜环切术。
4、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可能造成排便梗阻感,多见于老年人和经产妇。手法复位后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严重脱垂需进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
5、肠梗阻
肿瘤、肠粘连等引起的机械性梗阻会导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随阵发性绞痛。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完全性梗阻应紧急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肿瘤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避免用力擦拭。饮食需增加芹菜、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提肛运动50次增强盆底肌力,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便血等情况应立即就诊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