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应该怎么治疗
幼儿急疹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护理、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皮肤护理等方式治疗。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和皮疹。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刺激。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配合退热贴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
2、补液护理
高热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800-1000毫升,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配制成等渗溶液少量多次喂服。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粉浓度。观察尿量应维持每天6-8次,尿液呈淡黄色为佳。
3、抗病毒药物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医生可能开具更昔洛韦颗粒或膦甲酸钠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期间需监测白细胞计数和肝功能指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普通患儿通常无须抗病毒治疗。
4、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退热选择,两种药物需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给药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24小时内对乙酰氨基酚使用不超过5次,布洛芬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应复测体温。
5、皮肤护理
皮疹出现期间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清洁,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沐浴后轻拍干皮肤,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损部位。避免抓挠皮疹,剪短患儿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无须特殊处理。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海鲜、鸡蛋等易致敏食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增强免疫力。保持每日12-14小时睡眠,体温正常3天后可逐步恢复户外活动。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嗜睡、拒食或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皮疹消退后仍具有传染性,建议隔离至发病后7天,注意玩具和餐具的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