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裂开了怎么回事
牙齿裂开可能由外力撞击、长期磨牙、龋齿侵蚀、牙齿结构异常、咬合过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树脂充填、全冠修复、根管治疗、牙齿拔除、正畸矫正等方式治疗。
1、外力撞击
牙齿受到直接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体硬组织断裂,常见于运动外伤或意外跌倒。裂痕多呈纵向或斜向,可能暴露牙本质或牙髓,伴随冷热敏感或咀嚼疼痛。轻度裂纹可通过树脂充填修复,严重断裂需进行全冠修复。建议避免儿童进行高风险运动时佩戴护齿套,成人外伤后需及时拍摄牙片评估牙根状况。
2、长期磨牙
夜磨牙症患者因咬合力持续作用于牙齿,易在牙尖处产生微裂纹并逐渐扩展。特征性表现为晨起时颞下颌关节酸胀、牙齿边缘呈贝壳状缺损。需定制咬合垫分散压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牙冠折裂,夜间使用硅胶咬合垫可降低80%磨牙损伤风险。
3、龋齿侵蚀
深龋坏导致牙体组织薄弱化,在正常咬合压力下发生断裂。常见于后牙邻面或咬合面,断裂边缘呈不规则虫蚀状,可能残留黑色腐质。中度龋损需清除腐质后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波及牙髓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邻面龋,建议每半年使用牙线检查牙齿邻接面。
4、牙齿结构异常
釉质发育不全或牙本质形成缺陷等先天性疾病,会使牙齿抗折强度显著下降。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有沟纹,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片状剥落。需采用全瓷冠进行保护性修复,重度发育异常可考虑贴面修复。孕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胎儿牙胚正常矿化。
5、咬合过紧
深覆合或锁颌等错颌畸形会导致个别牙齿承受异常咬合力,常见前牙切端或后牙牙尖纵向裂开。正畸矫正可重新分配咬合压力,急性期需调磨对颌牙降低咬合高度。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者可联用氯诺昔康片缓解炎症,修复后建议使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定期复查咬合关系。
牙齿裂开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裂缘。建议每三个月进行口腔检查监测裂纹进展,全冠修复患者需定期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对于已出现自发痛或夜间痛的患牙,提示可能存在牙髓感染,需在48小时内进行根管治疗干预。长期缺牙导致的邻牙倾斜可能加剧剩余牙齿的咬合负担,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维持咬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