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肾炎会不会死亡

25562次浏览

在生活中,很多人由于没有注意做好肾脏方面的护理,那么是很容易导致肾脏被炎症困扰的,尤其是肾炎的病症,我们知道,肾脏对于人们而言,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发生肾炎的话,其危害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得肾炎会不会死亡。

在临床上,肾炎疾病如果诊治及时,休息、护理得当的话,患者是可以痊愈的,否则,如果得不到彻底治疗,那么就会转为慢性肾炎,将难以治愈,并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肾功能衰竭等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肾炎疾病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脑病。这种疾病多发生在病后第一周,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眼花等等的症状,严重的时候可出现一过性失明、昏睡、以及抽风的症状,此时是需做紧急处理的。

2,心力衰竭。在个情况通常发生在肾炎疾病的第一周内,其表现为:患者精神不好、烦情绪躁不安、面部和四肢浮肿加重、以及呼吸急促、口周发紫、还有咳嗽、口吐泡沫、有时泡沫中还带有血丝、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发冷等等的症状,这个时候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尤其是要注意的是,有的病人可急骤发生心力衰竭的状况。

3、肾功能衰竭。肾炎的病情一般在1到2周的时间内就会迅速发展,并且是越来越重,患者浮肿及血尿的症状非常明显,血压呈现持续升高的情形,而且这些征象往往与高血压脑病和心力衰竭并存,尤其是肾炎晚期如果发生严重的少尿,甚至尿闭的情况,患者可有生命危险。

通过以上介绍肾炎是可以危机生命的,但是如果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在这里我希望肾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行,因为肾炎这个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是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的,那么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的话,就会严重危害肾炎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关推荐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0例的临床观察
参芪地黄汤加减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其疗效可能与改善脾肾两虚证相关。慢性肾炎蛋白尿主要由脾肾气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外感风邪、久病耗伤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水肿、腰膝酸软、尿浊泡沫增多、乏力纳差、面色晦暗等症状。
02:11
肾炎严重吗
尿蛋白三个加号通常来说是提示患者蛋白尿比较多,是比较严重的,需要临床上加以重视。但是尿常规里面的蛋白三个加号是一个定向定性和半定量的一个检查,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真实的尿蛋白的多少,所以如果要是发现尿蛋白有三个加号,我们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患者到底蛋白尿是多少,再进行下一步治疗。尿蛋白三个加号有可能会是比较严重的肾脏病,临床上要加以重视,尽早的就医,以免以后发展到严重的肾脏病。
肾b超能查出肾炎吗
肾炎做B超是不能够检查出来的。在慢性肾炎的早期,患者的B超可以表现为一个正常的结果。随着慢性肾炎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会出现肾单位的破坏,这时候彩超就会表现出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甚至出现肾萎缩的临床表现,这时候才能够检查出来。肾炎的患者早期诊断主要是靠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以及肾脏彩超综合性的诊治。为了明确病理诊断,必要的时候患者需要做肾穿刺取病理活组织检查。肾穿刺取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如果诊断出早期的肾炎,那么就要进行及早的综合性治疗,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1

67449次收听

右侧肾区疼痛岔气一样怎么回事
右侧肾区疼痛岔气一样可能是肾脏有结石,通过规范治疗的时候,结石排除到输尿管当中所引起的现象。首先需要到医院肾内科做输尿管B超检查明确是否是结石所引起。如果是肾结石排除到输尿管当中所引起,病症比较轻微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以及促进结石排出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时,每天也要喝2000-3000毫升以上的水,增加身体的尿液可以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如果使用药物并不能够改善,则需要采取体外碎石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时不可吃过多含草酸盐高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1

95396次收听

怎么判断肾炎眼睑水肿
眼睑浮肿分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的,应注意保健。病理性的则需要去医生查找病因,以防变得更加严重。1.晨起眼睑水肿主要是由体液循环不好造成的,比如睡觉时枕头太高了,或是头天晚上饮食过咸,再就是人太疲劳了,休息不好也容易导致眼肿。这些情况基本都属于生理性的,只要尽量改善其诱因,如降低枕头的高度、饮食尽量清淡、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等,就会很快通过自我调整恢复。2.需要注意的是,肾炎引起的眼睑水肿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下肢水肿、小便不畅、腰膝酸痛、气喘等,如患者发觉自己合并有以上症状,则要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只有原发病和全身性疾病好转,眼睑水肿才能逐渐消退。
语音时长 01:20

2021-04-16

98578次收听

轻度肾炎症状有哪些
轻微肾炎也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不相同,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只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慢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具体病因说不清,道不明。轻微肾炎早期症状不明显、比较隐匿,所以又称“哑巴病”好发于中青年,男多于女,早期表现为腰酸背痛,胃纳差.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16

82851次收听

左肾刺痛怎么回事儿
虽然肾脏里面没有痛觉神经,但包在肾脏外面的被膜、输尿管等部位是有痛觉神经的,因此当左肾结石、急性肾盂肾炎、左肾囊肿、左肾脏肿瘤、左肾周围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使肾脏体积增大等原因,刺激、牵拉这些痛觉神经,就可以出现左肾疼痛。这些情况可以通过泌尿系超声、肾脏CT以及尿液检查可以确定,如果出现左肾的剧烈疼痛,则需要警惕左肾结石下移引起左侧输尿管积水、扩张以及左侧的肾脏血栓形成,引起左侧肾梗死,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16

86535次收听

紫癜肾炎能吃红薯吗
紫癜性肾病能吃红薯么?这是一种因过敏而引起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得了紫癜性肾炎,除了去医院进行治疗紫癜肾炎之外,还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紫癜性肾炎的饮食。
肾炎预防动作的要点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炎会引发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等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危害人的生命,对于肾炎这种严重疾病,大家都很恐惧,所以我们要预防它的发生,所以下面讲述下肾炎预防动作的要点。
小儿肾炎保健需要注意的几点
小儿肾炎保健是患儿治疗肾炎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小儿肾炎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小儿肾炎保健也是需要家长长期注意的。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下小儿肾炎保健的一些注意要点。一、用药:患儿在病情稳定期,一般都还需要用药。老师和保健医师应每日检查孩子的服药情况。二、掌握疫情,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一旦出现其他
青壮年也应当关注慢性肾炎
说道慢性肾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老年疾病,与青壮年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慢性肾炎的发病在青壮年时期也是非常多的。这里就让专家来为您解释下慢性肾炎在青壮年的发病原因。尿毒症是慢性肾炎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是慢性肾炎恶化的一种表现。如果回顾病史,可能许多人在一开始患上慢性肾炎时的年纪非常轻,
02:13
肾炎的治疗方法
肾炎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方面,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冲击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一般治疗上包括饮食起居和适当的活动,水肿尿少的要限制钠盐和限制入水量,多食用有营养的食物、多休息;对于病因的治疗中要找到病因后可根据病因治疗,比如去除感染的病灶,脱离过敏的环境,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尿蛋白的量;其次是激素的治疗,通常可以给予短期足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的还可以加用细胞毒类的药物,在免疫活跃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血浆置换;合并症的积极处理,主要是针对一些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有心脑血管病的时候,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减少新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的药物。
02:14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的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确症状,有些非常早期的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比如体检时发现尿中有血尿、蛋白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有的病人蛋白尿逐渐增多,出现浮肿、血尿加重等表现,在呼吸道感染、劳累等诱因出现后,导致肉眼血尿。随着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肌酐到达200-300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病情再发展可能出现肾性贫血。有的患者肾炎没有及时发现,会进入严重阶段,如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
02:22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病
狼疮性肾炎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包括临床上常见的狼疮性皮肤病变,面部出现盘状、蝴蝶状红斑。如果狼疮病累及肾脏,则成为狼疮性肾炎,具体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一型狼疮和二型狼疮病情较轻,临床上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血尿,比较严重的三型、四型狼疮,临床上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有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肌酐的一过性升高、高血压等等。如果药物控制不好,会继续进展成终末期肾脏病。
02:41
肾炎注意事项
肾炎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需要保持无盐、低盐,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重复的感冒等。一、卧床休息,尤其在患病前1到2周,否则容易发生危险。要等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以后才能逐渐的恢复活动。二、饮食,早期一般要求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以后,可以低盐饮食,要控制全天食盐的用量在1到2克。其次,蛋白质摄入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一般在氮质血症没有解决时,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每天每公斤零点五克。三、避免重复感冒,家里居室需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去公共场所活动,如若家人患病必须与孩子隔离,不要让孩子反复的感冒,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