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患有丙肝如何确诊呢

54247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疾病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丙肝发现的早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而丙肝对于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那么丙肝如何确诊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确诊丙肝的方法都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病史: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2.实验室检查:

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的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可作为丙肝的诊断方法。

3.丙肝临床表现:

这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非常重要,通常临床表现常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疽。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看完了以上内容,提醒您日常生活要重视如何诊断疾病,这样也是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所以,对于丙肝患者来说,乐观地面对现实,以一颗平常的心态面对疾病,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相关推荐

丙肝会不会导致皮肤发黄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在肝脏的生活的过程中会引起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的损伤。而胆管细胞的这种损伤,就有可能会引起胆汁的淤积,进而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升高。血液里面胆红素升高以后,就有可能会造成皮肤的黄染,这就是常见到的皮肤巩膜变黄,所以说丙型肝炎病毒,是有可能引起皮肤变黄的,不仅能够引起皮肤变黄,还有可能会引起眼睛里面的巩膜,也就是常说的白眼珠会变黄,而且也会出现尿黄,小便的颜色会比平常要加深很多,甚至会出现浓茶色,所以丙型肝炎病毒是有可能引起皮肤变黄的,这个黄主要是的胆管损伤以后,引起的胆红素的沉积。综上所述,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炎症,进而引起胆汁淤积,是胆红素在皮肤上沉积,使皮肤变黄。在临床中会有一些退黄的药物,比如说茵栀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胆红素的下降,从而使皮肤的这个黄染出现好转。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66603次收听

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可以产生三种后果,大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个就是一个慢性持续感染,然后第二个是转氨酶的持续的升高,第三个就是一个健康的携带。这个时候转氨酶是正常的,丙肝病毒携带者,指的就是第三种。虽然这种病人感染了丙肝病毒,但是他没有引起肝脏的损伤,转氨酶没有升高,这个时候肝脏没有产生炎症,只是身体携带了这个病毒,对肝脏没有造成一定的损伤,没有产生炎症。这一类的患者,可以称为丙肝病毒的携带者。丙肝病毒虽然没有对肝脏产生炎症,但是他也有可能会造成肝脏的肝硬化,甚至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一旦发现丙肝抗体是阳性,就要定期的去监测,去了解这个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伤,甚至去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66618次收听

01:54
丙肝抗体阴性是正常吗
丙肝抗体阴性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丙肝病毒的感染。我们在进行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过程当中,就是要检查丙肝病毒的抗体,如果抗体阴性,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丙肝病毒的感染,它是作为一个人群初筛的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些情况就是病人受到丙肝病毒的感染了,在感染的特别早的时期,抗体还没有产生,在这个窗口期内,如果检测抗体,那么有可能抗体是阴性的。所以对于有输血史或者是有暴露危险可能的这样的人群,我们即便检查抗体是阴性的,也要检测一下病毒的核酸,或者是过两个月再复查一次抗体的情况。
02:01
丙肝感染多久能查出来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大约会有3~6个月的窗口期,一般需要经过3~6个月,才能够从血液里面检测到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对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定量和分型的检测。一般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会有三种结局。第一,携带者,丙肝病毒对你的肝脏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没有形成炎症。第二,丙肝感染了以后,肝脏持续的产生炎症,转氨酶会逐渐升高。第三,转氨酶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偶尔转氨酶会高一些,但是会自己恢复。
丙毒携带者症状表现
许多人都不了解丙肝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感染丙肝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只是在偶然的捐血或肝功能体检报告异常时,才被确诊为丙肝,另外还有一些是丙肝携带者,那么丙毒携带者症状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丙肝的潜伏期多久
我们都知道丙肝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一般发现时都是通过体检检查到,丙肝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而且它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丙肝这种疾病是存在潜伏期的,那么,我们看一下丙肝的潜伏期多久的相关介绍。
丙肝都有什么症状
丙肝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毒性疾病,而且这种病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所以容易使人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丙肝都有什么症状呢,丙肝的日常护理措施怎么样,下面是小编为此做出的详细解答及分析相关的知识及内容,希望对大家的治疗有所帮助及作用。
盘点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丙肝的危害很大,长期不治疗容易带来肝脏衰竭等损害,并且该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在家庭之间进行传染,对家人的危害也很大,因此患者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做好日常的护理保健,使疾病尽早康复。一些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患者要了解。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目的是减轻自身的痛苦,同时辅助疾病的治疗,常见方法有:1
02:28
丙肝如何分型
丙肝的基因分型分为8个型,临床上公认的比较多的是1~6型。对于感染筛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建议进一步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如果是阳性患者,可能还要对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丙肝的基因分型现有阶段可以分到8个型,但临床上公认的比较多的是1~6型。丙肝的基因分型,地域性差别很大,比如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以b型为主。在我国丙肝没有发现4型和5型,但是在南方地区发现6型的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另外在吸毒人群当中,3b型的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在既往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年代,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是和基因分型相关的。
慢性丙肝的危害
慢性丙型肝炎是感染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类传染性肝病。丙肝病毒引起丙肝,大部分患者可以转化成慢性肝炎,会引起肝功能反复异常、ALT反复升高,炎症会持续存在。炎症持续存在,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纤维化形成以后,部分患者会在10-20年发展为肝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肝硬化以后发生肝癌或者不经过肝硬化阶段发生肝癌,几率会远远高于正常人。丙肝跟乙肝一样,也会存在三部曲,也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在慢性肝炎阶段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缩短寿命。所以一旦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就要及时规范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0163次收听

慢性丙肝能治好吗
慢性丙肝能治好。丙型肝炎是感染了丙肝病毒引起来的肝脏病变。感染丙肝病毒,通过及时的积极的治疗,初期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选择新型的抗丙肝的病毒的药物或者是直接用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慢性丙肝发病率很高,治疗主要是通过干扰素的治疗。在饮食上多进食含优质的蛋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宜多吃糖和高脂肪类的食物,不要喝酒,慢性丙肝的治疗,是干扰素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直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激活体细胞功能,避免发展为肝癌肝硬化,采用新的免疫靶向治疗,采用中医治疗慢性丙肝,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来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0

56536次收听

丙肝如何进行筛查
丙肝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筛查可以让人们更放心,在一般人群HBsAg血清阳性率≥2%或≥5%地区,建议在产前门诊为所有孕妇提供HBsAg血清学常规检测,普通人也可以到医院中进行基本检测,有静脉药瘾史者也可以去筛查。
丙肝有哪些症状
丙型肝炎它是一种表现非常温和的一个慢性疾病,它的症状特别的隐秘,有可能在出现肝硬化之前,有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连不典型的像疲劳,食欲下降,胃部不适这些不典型的症状甚至都没有。丙型肝炎大部分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只有当丙型肝炎逐渐发展到肝硬化的时候,才会有肝硬化的一些表现,比如说腿肿,肚子胀,出现腹水这些表现。总体来讲,丙肝的症状非常的隐秘,而且没有特异性,主要是靠体检来发现。
语音时长 00:55

2019-09-04

56913次收听

04:17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丙型肝炎是丙肝病毒引起传染性肝病,病毒引起,在人和人之间进行传播。血液传播是丙肝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丙肝可以通过体液传播。体液传播,最常见传播模式是性传播。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所有的传播途径中,医源性传染,输血、做手术传染最为多见。
04:15
丙肝和乙肝哪个厉害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从自然史评估是丙型肝炎更严重。丙型肝炎发病非常隐匿。乙肝早期表现出肝炎的症状,浑身没有力气、吃不下饭、出现黄疸等。丙肝在早期没有任何表现,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之后,才会表现出症状,肝脏已经严重损害。根治丙肝只需吃药物三个月。乙肝至今为止还不能短期治疗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