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反流是怎么回事
食管反流可能由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内压增高、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食管反流可通过调整饮食、抬高床头、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结构,当其松弛时会导致胃酸反流。这种情况可能与肥胖、妊娠、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治疗需减少腹压增高因素,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2、胃内压增高
胃内压力升高会促使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常见于暴饮暴食、穿紧身衣等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嗳气等症状。建议少食多餐,避免餐后立即平卧,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控制胃酸分泌。
3、食管清除能力下降
食管蠕动功能减弱会影响反流物的清除,多见于老年人或硬皮病患者。典型症状包括夜间咳嗽、吞咽困难等。可尝试餐后散步促进食管蠕动,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莫沙必利片改善食管动力。
4、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减慢会使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增加反流风险,常见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主要表现有早饱感、恶心等。需控制基础疾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配合使用以减少胃酸刺激。
5、食管黏膜屏障受损
长期胃酸刺激会导致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多伴随 Barrett 食管等并发症,可能出现吞咽疼痛等症状。除抑酸治疗外,硫糖铝混悬凝胶可帮助保护黏膜。
食管反流患者应注意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及碳酸饮料,戒烟限酒,餐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穿紧身衣物。超重者需控制体重,保持规律作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长期自行服用抑酸药物以免掩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