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胃体息肉一定需手术治疗吗
多发性胃体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症状决定。
直径小于10毫米且病理检查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患者,通常无须手术干预,可通过定期胃镜监测和抑酸治疗控制。这类息肉恶变概率较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同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刺激。若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根除治疗。
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或伴有出血、梗阻等症状的患者,则需考虑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内镜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可完整切除病灶。若息肉基底宽大、浸润深度可疑或内镜处理困难,可能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
多发性胃体息肉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合并贫血时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若出现上腹疼痛加重、黑便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胃镜。所有治疗决策需由消化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患者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复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