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肌病包括哪些
原发性心肌病主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这些疾病均以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需通过心脏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
1、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腔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有关,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延缓心衰进展。
2、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异常增厚为特征,易引发胸痛、晕厥。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通过盐酸维拉帕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减轻流出道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为主,临床可见颈静脉怒张、肝大。淀粉样变性是常见病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行心脏移植。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该类型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纤维组织替代为特点,易发室性心动过速。确诊后需植入ICD预防猝死,配合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失常。
5、未分类心肌病
包括左室致密化不全等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各异。需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
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