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导尿怎么做
脊髓损伤导尿需采用无菌间歇导尿术,主要操作包括清洁会阴、润滑导尿管、缓慢插入尿道等步骤。导尿方式主要有无菌间歇导尿、留置导尿两种。
无菌间歇导尿需每日重复进行4-6次,导尿前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会阴部,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并涂抹润滑剂。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分开双腿暴露尿道口,持导尿管轻柔插入直至尿液流出,排空膀胱后缓慢拔出导管。操作中需避免过度用力或反复插拔,导尿后记录尿量及性状。留置导尿适用于急性期或尿潴留严重者,需定期更换导尿管及尿袋,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恢复需结合饮水计划,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均匀分配在6-8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夜间8点后减少饮水量。导尿时间间隔根据尿量调整,每次导尿量不超过400毫升。长期导尿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或尿道损伤,需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膀胱功能评估。
脊髓损伤患者导尿期间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更换,导尿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定期进行膀胱训练如扳机点排尿、耻骨上叩击等,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出现尿液浑浊、发热或下腹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导尿方案或使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