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流患者接触后怎么办
与甲流患者接触后可通过隔离观察、环境消毒、药物预防、症状监测、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甲型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后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1、隔离观察
接触甲流患者后应立即进行7天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共处密闭空间。单独使用卧室和卫生间,佩戴口罩并保持2米以上距离。观察期间每日测量体温2次,记录是否出现咽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隔离期从末次接触患者次日开始计算。
2、环境消毒
对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室内保持通风,每日开窗3次,每次30分钟。患者分泌物需用消毒液浸泡后处理,垃圾单独密封丢弃。紫外线灯照射可杀灭空气中病毒。
3、药物预防
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暴露后预防。药物需在接触后48小时内使用,疗程5-7天。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需严格评估用药风险,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4、症状监测
重点观察体温是否超过38℃,是否出现突发高热、持续干咳、头痛乏力等典型症状。儿童可能伴随腹泻呕吐,老年人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通常在接触后1-4天出现,若72小时内无发热可解除隔离。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时,需佩戴口罩立即就诊。就医时主动告知接触史,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接触甲流患者后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帮助免疫修复。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乳酸菌素片等调节免疫功能。居家期间可通过网络问诊平台咨询医生,症状加重时务必到发热门诊规范诊疗。日常注意勤洗手,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眼口鼻,流感季前建议接种四价流感疫苗建立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