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痛是怎么回事
筋骨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热敷和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重复进行高强度动作,适当休息可帮助恢复。
2、骨质疏松
钙质流失加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常见于中老年人,症状包括骨骼隐痛、易骨折。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配合适度负重运动可改善骨密度。日常需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摄入,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3、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异常可能诱发风湿性关节炎,典型症状为晨僵、关节对称性肿痛。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可控制病情发展。寒冷天气需注意关节保暖,急性发作期应减少关节负重活动。
4、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下肢疼痛。牵引治疗和硬膜外封闭注射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和弯腰搬重物,加强腰背肌锻炼。
5、痛风
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常表现为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剧痛。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消炎镇痛,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筋骨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游泳、太极,注意防寒保暖。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鸡蛋,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变形时,须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完善X线、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