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结构异常有哪些
心脏结构异常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缩窄等类型,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导致,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的孔洞,可能与孕期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短,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确诊需依赖心脏彩超,小型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大型缺损需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补手术。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心室间隔存在异常通道,常见于唐氏综合征患儿。症状包括喂养困难、多汗、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治疗可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或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血管未正常闭合的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发生率较高。特征性表现为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可使用吲哚美辛促进导管闭合,无效时需行导管结扎术。
4、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包含四种心脏畸形,患儿多有青紫、杵状指及蹲踞现象。缺氧发作时可使用普萘洛尔缓解,根治需行一期或分期矫治手术,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
5、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主动脉局部狭窄,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新生儿可出现心力衰竭,成人多因高血压就诊。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术后需监测血压变化。
心脏结构异常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保持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荷。出现胸闷、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注意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孕妇应做好产前筛查,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