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2728次浏览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耳道流脓、发热等。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鼓膜充血、穿孔等表现,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耳痛

急性中耳炎早期常表现为突发性耳痛,婴幼儿可能因无法表达而出现抓耳、哭闹不安。疼痛程度从钝痛到尖锐刺痛不等,可能随吞咽或打哈欠加重。化脓性中耳炎在鼓膜穿孔前疼痛最为剧烈,穿孔后脓液排出可暂时缓解。慢性中耳炎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反复发作。

2、听力下降

中耳积液会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患者自觉耳闷如隔棉花,可能出现自听增强现象。渗出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多为渐进性,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或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长期慢性中耳炎可能造成听骨链破坏,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3、耳内闷胀感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中耳腔内形成负压会产生耳闷塞感,类似乘飞机时的耳部不适。患者常通过捏鼻鼓气试图缓解,但可能加重炎症。这种闷胀感在感冒或鼻炎发作期尤为明显,可能伴随耳鸣或耳内异响,平躺时症状可能减轻。

4、耳道流脓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会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初期可能带血丝,伴有特殊异味。分泌物量多时需每日清理3-4次,干燥结痂可能堵塞外耳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较稀薄但持续存在,可能混有上皮碎屑,提示存在胆脂瘤风险。

5、发热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常见38-39℃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多出现在耳痛后24-48小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后易反复。婴幼儿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低热,但单纯渗出性中耳炎通常不伴发热。

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缓解疼痛。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咽鼓管引流,睡眠时抬高床头能减轻耳部压力。建议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颅内并发症。儿童反复发作应检查腺样体情况,游泳时建议使用专业耳塞防护。

相关推荐

肛裂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肛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便血、肛门瘙痒等,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可能与便秘、腹泻、感染等因素有关。
腱鞘炎是怎么治疗的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异常、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血糖偏低怎么治疗
血糖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监测、药物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低血糖可能由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长期饥饿等因素引起。
肺门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肺门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结核治疗、化疗、手术切除、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肺门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结核、肿瘤转移、结节病、淋巴瘤等原因引起。
现在打流感疫苗有用吗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有用,流感疫苗通常在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