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期的表现是
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异常及皮肤黏膜发绀。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展至心肺功能衰竭时,通常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相关,可能引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
1、呼吸急促
患儿可出现每分钟超过40次的呼吸频率,伴随鼻翼扇动和三凹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这与病毒侵袭脑干导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有关,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等,同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
2、心率增快
心率持续超过160次/分钟且对退热治疗无反应,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此时需静脉输注米力农注射液改善心肌收缩力,并使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避免使用加重心脏负荷的液体复苏方案。
3、血压异常
早期表现为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同龄儿童正常值20mmHg,后期转为顽固性低血压。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有关,需通过有创动脉压监测指导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4、皮肤黏膜发绀
口唇、甲床出现青紫色改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超过3秒。提示机体存在严重缺氧和微循环障碍,需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必要时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此时禁用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的血管收缩药物。
5、意识障碍
患儿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伴随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此为脑干脑炎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表现,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并联合应用人血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
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期属于急危重症,家长发现患儿出现上述任一表现时,须立即送往具备儿童重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转运过程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搬动,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和进展情况。恢复期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肺功能,监测可能遗留的心肌损害或肺间质病变。日常注意观察患儿活动耐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