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导尿管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以及尿液浑浊或带血。导尿管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引起,可能伴随下腹部不适或腰痛,严重时可导致寒战或脓尿。
1、尿频
尿频是导尿管感染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导尿管留置期间,细菌通过导管逆行感染尿道或膀胱,刺激膀胱黏膜导致频繁排尿感。患者可能伴随排尿不尽感或夜尿增多。轻度感染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尿,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2、尿急
尿急指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延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病原体刺激膀胱三角区神经末梢引发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排尿时尿道灼热感。保持会阴清洁、定时排空膀胱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控制感染。
3、尿痛
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烧灼感或刺痛,尤其在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时更明显。细菌感染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尿液刺激引发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下腹部。适当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可减轻刺激,严重感染需采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治疗。
4、发热
发热提示感染可能已累及上尿路,体温可超过3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时,细菌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伴随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尿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盐酸莫西沙星片进行治疗。
5、尿液异常
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肉眼血尿是感染的典型表现。细菌繁殖导致脓细胞增多,或炎症损伤尿路上皮引起出血。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尿液性状改变应立即检查,避免感染加重。除抗感染治疗外,需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
导尿管感染预防重于治疗,日常护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每日用温水清洁尿道口及导尿管接触部位,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出现发热、腰痛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导尿管留置超过两周需考虑更换。长期留置者可采用银离子涂层导尿管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