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除虫菊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白花除虫菊具有驱虫、抗菌、抗炎等功效,主要用于防治蚊虫叮咬、缓解皮肤炎症。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除虫菊酯,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达到驱虫效果,同时对部分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白花除虫菊的驱虫作用源于其含有的天然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这类成分能迅速击倒蚊蝇等害虫,常用于制作蚊香、驱虫喷雾等日化产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昆虫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导致昆虫麻痹死亡。相比合成杀虫剂,白花除虫菊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但需注意部分人群可能对其挥发成分过敏。
在抗菌抗炎方面,白花除虫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局部外用可缓解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瘙痒。传统医学中常将新鲜植株捣碎外敷治疗皮肤疖肿,现代研究证实其乙醇提取物能降低前列腺素E2等炎症介质水平。
白花除虫菊的挥发性成分还具有镇静效果,其花香能通过嗅觉通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帮助缓解焦虑情绪。部分芳香疗法会将其精油用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孕妇及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高浓度挥发物。需注意的是,其驱虫成分见光易分解,故制成药剂时常需避光保存。
使用白花除虫菊制品时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前应做局部测试,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用。建议将驱虫产品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室内喷洒后注意通风。若需增强驱虫效果,可配合物理防蚊手段如蚊帐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接触挥发性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