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止点性跟腱炎有哪些症状

3261次浏览

止点性跟腱炎主要表现为足跟后侧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止点性跟腱炎可能与跟腱过度使用、运动损伤、足部结构异常、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疼痛加重、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足跟后侧疼痛

足跟后侧疼痛是止点性跟腱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跟腱与跟骨连接处。疼痛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尤为明显,行走或活动后可稍缓解,但过度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严重时可影响正常行走。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出现跛行或改变步态。

2、局部肿胀

跟腱止点处可能出现肿胀,触摸时可感到局部增厚。肿胀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轻微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轻微隆起,严重时可观察到明显膨大。肿胀区域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发红。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肿胀可能加重。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出现踝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背屈动作受限明显。上下楼梯、跑步、跳跃等需要踝关节充分活动的动作可能难以完成。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跟腱区域僵硬,尤其在长时间休息后更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跟腱柔韧性下降。

4、局部压痛

跟腱止点处常有明显压痛,按压时疼痛明显。压痛点多位于跟骨后上方,即跟腱附着处。严重时压痛可能向跟腱近端延伸。压痛检查是诊断止点性跟腱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医生常通过按压特定部位来评估病情。

5、活动时异响

部分患者在活动踝关节时可能听到或感觉到跟腱区域发出轻微响声或摩擦感。这种症状通常提示跟腱周围存在炎症或粘连。异响可能伴随疼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随着炎症加重,异响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止点性跟腱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选择合适的鞋子,必要时使用足跟垫减轻跟腱压力。可进行跟腱拉伸练习,但应避免过度牵拉。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极少数情况下手术治疗。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跟腱负担,预防症状加重。

相关推荐

如何用中药治疗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可通过中药外洗、内服汤剂、中成药、针灸辅助、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会阴部疣状赘生物,易复发需综合干预。
秋季脸上过敏怎么办
秋季脸上过敏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秋季脸上过敏通常由干燥气候、花粉尘螨接触、护肤品刺激、紫外线照射、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长青春痘还会长高吗
长青春痘一般不会影响身高增长,两者没有直接关联。青春痘主要与青春期激素变化有关,而身高增长主要由骨骼发育决定。
包皮术后在家上什么消炎药
包皮术后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消炎药。术后护理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自行用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三种人不宜喝藕粉
胃肠功能较弱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喝藕粉。藕粉虽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可能加重特定人群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