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点性跟腱炎有哪些症状
止点性跟腱炎主要表现为足跟后侧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止点性跟腱炎可能与跟腱过度使用、运动损伤、足部结构异常、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疼痛加重、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足跟后侧疼痛
足跟后侧疼痛是止点性跟腱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跟腱与跟骨连接处。疼痛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尤为明显,行走或活动后可稍缓解,但过度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严重时可影响正常行走。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出现跛行或改变步态。
2、局部肿胀
跟腱止点处可能出现肿胀,触摸时可感到局部增厚。肿胀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轻微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轻微隆起,严重时可观察到明显膨大。肿胀区域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发红。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肿胀可能加重。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出现踝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背屈动作受限明显。上下楼梯、跑步、跳跃等需要踝关节充分活动的动作可能难以完成。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跟腱区域僵硬,尤其在长时间休息后更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跟腱柔韧性下降。
4、局部压痛
跟腱止点处常有明显压痛,按压时疼痛明显。压痛点多位于跟骨后上方,即跟腱附着处。严重时压痛可能向跟腱近端延伸。压痛检查是诊断止点性跟腱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医生常通过按压特定部位来评估病情。
5、活动时异响
部分患者在活动踝关节时可能听到或感觉到跟腱区域发出轻微响声或摩擦感。这种症状通常提示跟腱周围存在炎症或粘连。异响可能伴随疼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随着炎症加重,异响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止点性跟腱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选择合适的鞋子,必要时使用足跟垫减轻跟腱压力。可进行跟腱拉伸练习,但应避免过度牵拉。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极少数情况下手术治疗。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跟腱负担,预防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