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骨折的急救措施主要有固定伤肢、止血处理、冰敷镇痛、避免移动、及时送医等。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损伤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
1、固定伤肢
使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将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避免断端移位加重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伸直状态。固定材料应超过骨折处相邻关节,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2、止血处理
开放性骨折伴出血时,用清洁敷料直接压迫伤口止血,禁止回纳外露骨端。大血管损伤导致喷射状出血需在近心端使用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并每隔1小时放松5分钟。
3、冰敷镇痛
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伤处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减轻肿胀和疼痛。禁止热敷或揉搓患处,避免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内出血。
4、避免移动
疑似脊柱骨折时须保持头颈躯干轴线一致,多人平托平移至硬质担架。骨盆骨折用宽布带环形固定髋部,搬运时保持膝关节屈曲位减少疼痛。
5、及时送医
完成初步处理后立即联系急救中心,转运途中持续观察伤者意识、呼吸和末梢循环。颅骨骨折伴耳鼻漏液需侧卧防止窒息,多发性骨折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损伤。
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800-1200毫克钙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可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痂形成情况,吸烟饮酒可能延缓愈合进程应严格戒除。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