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少精症与无精症、死精症鉴别

发布时间:2020-09-1659781次浏览

少精症常常与无精症和死精症相混淆,应该如何鉴别它们呢?

1.少精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毫升者。一般将少精症分为特发性少精症、原发性少精症和继发性少精症,特发性少精症占不育症人群的11%-15%。

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精子密度小于2千万,大于1千万之间,称为轻度少精子症;如果精子密度小于1千万,大于500万,称为中度少精子症;如果精子密度小于500万,就称为重度少精子症;如果说在高倍视野下只能发现几个精子,或者离心后才能看见几个精子就非常少了,称为严重的少精子症。

2.无精症:三次精液检查均未发现精子者为无精症。无精症又分为“先天性无精子症”和“阻塞性无精子症”两种。前者指睾丸生精细胞萎缩、退化,不能生成精子;后者指睾丸能产生精子,但输精管阻塞而不能排出精子。

3.死精症:精液中精子成活率减少,精液检查中发现死精子超过40%者为死精症,亦称死精子过多症。但是因检查方法不当或未按正常方法搜集精液,而人为造成的死精子增多,称为假死精子症,必须予以鉴别。

相关推荐

特发性少精子症治疗
大家都知道,少精症是最为影响男性生育的一种疾病,既然这种疾病在平时对男性的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男性朋友不能及时治疗的话,那么就很难拥有自己的宝宝,为帮助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男性朋友在日常对少精症的治疗方法。
少精症也能顺利受孕
如果是精子密度小于2000万/毫升,说明患有少精症。目前认为,只要精子数在2000万/毫升以上就能顺利生育...
少精症的食补调理
少精弱精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中国人信奉食补,得了少精症少精症就是指在精液的常规性的检查中,发现精液中精子含量低于正常指标。弱精症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和b级)小于百分之50或a级运动的精子小于百分之25的病症,弱精子症又称精子活力低下症。
少精症要锻炼但不要剧烈锻炼
剧烈运动也可能导致男性少精症?俗话说:兵在精不在多。能否与卵子结合的关键,是精子质量的优劣,而不是精子数量的多少。男性朋友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很多男性朋友准备要宝宝的青年男性,在怀孕前有意识地加强了体育锻炼,认为可以改善精子质量。真的是这样的吗?
射精管囊肿需不需要吃药
射精管囊肿一般不需要吃药。射精管囊肿是由于射精管道,包括射精管的开口出现部分或完全性的梗阻后的射精管道的囊性扩张。射精管囊肿是否需治疗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射精管的囊肿是否出现出血、感染以及结石的情况。如果射精管部分或完全性的梗阻,易引起精囊扩张,甚至精囊表面血管的破裂导致精囊的出血。梗阻易导致精囊内结石的发生。对于这类的射精管囊肿需进行精囊内结石的相关治疗。如果合并了精囊出血或射精管出血,可以口服抗生素及口服止血药,还可以进行精囊镜下检查或经尿道行对射精管囊肿的切开术。二、排除射精管囊肿是不是合并了精液质量的下降。如果射精管囊肿合并了精液量的减少、或精子浓度的降低、精子活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比如抗生素治疗。如果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21

57993次收听

精液又稀又少原因
精液量正常情况下是二到六毫升。这个粘稠度一般来看,刚开始射出到体外的时候是比较粘稠,大概在半小时之内,它会液化,变成稀薄液体。如果发生于这种液化以后,变稀这个是正常现象,不必去过多担心。但是如果精液刚刚射出来,看上去比较稀薄,而且量也很少,这个可能会有一些原因。一般我们就把精液量少于一毫升,这种情况下把它是定义为精液过少。一般来说,病因可能是那种像输精管道里面可能也不太通畅,比如说有输精炎管,输精管本身有梗阻,或者尿道本身有狭窄等等,造成精液量不能全部排出,或者说精液本身质量受到影响。这时候会造成精液又稀又少。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到医院里面去进一步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1

63946次收听

没有精液可不可以治疗
没有精液一般是可以治疗。首先要明确没有精液,究竟不能产生精液,还是有精液不能顺利地排出。精液由精子和精浆所组成,其中精浆的成分占到90%以上,其中三分之二是精囊所分泌的精囊液。另外三分之一是由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没有精液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由于近期频繁的、多次的性生活,可能导致射精时,没有精液的射出;二、没有精液要排除是否出现逆向的射精,正常情况下,在射精的泌精阶段,精囊液和前列腺液在后尿道当中,在神经的支配下,导致后尿道的压力急剧的升高,射精的过程中,精液呈喷射状从尿道外口喷出,如果膀胱颈关闭不全,在射精阶段,可能会导致精液进入到膀胱,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精液,而是精液通过膀胱颈进入到膀胱当中,称为逆向射精;三、由于射精管开口的梗阻可能会导致精液量的急剧的下降;上述三个原因,均是导致没有精液的重要原因。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18

58017次收听

什么是精液倒流
精液倒流是逆向的射精。在正常射精的情况下,射精分为泌精和射精两个阶段:在泌精的阶段,精囊液进入到后尿道当中,这时膀胱颈和尿道的外括约肌同时关闭,在神经的调控下,前列腺后尿道中的压力急剧的升高;在射精的阶段,尿道外括约肌在设定的阶段,膀胱颈关闭,尿道外括约肌开放,精液呈现喷射样,从尿道外口当中射出,称之为射精。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膀胱颈的功能减退,在射精阶段,精液并没有从尿道外口射出,而是进入到膀胱当中,称之为逆向射精。常见的原因,由于手术或外伤损伤神经,或糖尿病导致的膀胱颈关闭不全,均可导致逆向射精。
语音时长 01:12

2019-12-18

57230次收听

正常人的精子大约有多少
男性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所组成的,其中精浆的成分占到精液总量的90%以上,而精浆中有三分之二是精囊所分泌的精囊液,三分之一是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正常男性的精液当中精子的总数应超过1500万/ml,每次射精的量应大于3900万,平均正常精子的浓度应达到7000万/ml,精子每次射精的总数正常范围在一点五个亿到两个亿。正常精子的数量标准对于评估男性的生育能力是否正常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同时临床上还要结合精子的活力、正常形态的精子比例进行综合的评估。如果患者精子的浓度小于1500万/ml或精子的总数小于3900万,临床称之为少精子症,少精子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男性正常生育的能力,降低女性的自然受孕几率。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18

68796次收听

02:00
精液少的原因
第一,通常所说的精液量少,指精浆量的减少,精浆主要由精囊液和前列腺液共同组成,其中精囊液占三分之二,精囊液由精囊分泌,精囊是由雄激素依赖性的器官,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分泌精囊液,如果雄激素的水平降低,精囊的分泌功能会减少,导致精液量的减少。第二,先天的疾病也可导致精液量的减少,先天性的双侧输精管缺如的,是先天性的精囊发育不良导致的精囊液分泌量减少。第三,由于射精管开口的部分梗阻也会导致精液量的减少。
02:43
什么是精液异常不育
精液异常不育主要有有少精液量症、精液不液化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精液白细胞增多症等。一、精液量的减少,正常精液量为二到六毫升,如果小于一点五毫升,称为少精液症。二、如果精液在排出60分钟后仍没有液化,称为精液的不液化。三、精子的浓度应超过1500万/ml或每次射出的精液的精子的总数超过3900万,如果精子的浓度小于1500万/ml或射精的精子的总数小于3900万,称为少精子症。四、如果正前向运动精子的比例小于32%,称为弱精子症。五、如果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小于4%,称为畸形精子症。六、精液当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106/ml,称为精液白细胞增多症。
02:11
正常人的精子大约有多少
每次射精的精子总数的正常范围在一点五亿到两亿。正常男性的精液中精子总数应超过1500万/ml,每次射精量应大于3900万,精子的浓度应达到7000万/ml。正常的精子数量对评估男性的生育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临床上还可结合精子的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患者精子的浓度小于1500万/ml或精子的总数小于3900万,称为少精子症,少精子症在某种程度上可影响正常男性的生育能力,降低女性自然受孕的几率。
02:32
少精症是怎么引起的
少精症的引起原因很多,涉及器官也很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涉及到精囊腺和前列腺、睾丸、附睾、输精管的问题。可能炎症,也可能先天精囊的缺陷,或者管道的堵塞。少精症,是指精子少或是精液量少,是两种病。第一,少精液症可能精液量不够,精液由精囊和前列腺产生,因此精液不足的少精症,会涉及到精囊腺和前列腺。第二,少精子症也属于少精症,少精子症主要是精液量够,但是精子数不够,这涉及睾丸、附睾、输精管的问题。
03:04
少精症可以怀孕吗
少精症的精液里有优秀的精子,可以怀孕,如果没有优秀的精子,通过治疗也可以怀孕。少精症主要是指少精子症,但即使精子数目很多,最终和卵子结合的只有一个,所以少精子症也可以怀孕。只要看精液里面有没有特别优秀的精子,如果有特别优秀的精子,也是可以自然怀孕。如果精子量又少,活力又不够,出现了少弱精子,甚至畸形,怀孕就很困难。如果精子数也少,精子又不优秀,自然怀孕就很困难,就需要通过人工干预进行体外受精,这样也可以怀孕,但是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少精症的症状体征有哪些
少精子症本身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因婚后夫妇不育就医而被发现。当有引致精子数量减少的相关疾病存在时,可出现相关的症状。如精索静脉曲张时可有阴囊坠胀;前列腺炎时可见尿余沥不尽,腰骶部坠胀等;精囊炎时可见血精;睾丸炎时睾丸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