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
老人大小便失禁可能由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疾病、肌肉功能退化、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神经系统病变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损伤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经通路。这类患者常伴随肢体活动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需通过头颅CT或核磁共振明确诊断。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症状。
2、泌尿系统疾病
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病变会导致尿频尿急。老年男性多见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充盈性尿失禁,女性则常见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治疗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托特罗定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3、肌肉功能退化
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萎缩等年龄相关退行性改变是常见生理因素。表现为咳嗽漏尿、便意急迫等症状。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必要时使用阴道子宫托等器械辅助。
4、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镇静剂等药物可能干扰膀胱功能。长期服用呋塞米片、地西泮片的老人需定期评估用药方案,医生可能调整为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对泌尿系统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
5、心理因素
痴呆、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会导致如厕能力退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忘记如厕地点的情况,需加强看护并改善居住环境,如设置明显标识的卫生间。
建议为失禁老人选择透气吸水的护理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调整饮水时间表,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饮食增加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定期陪同就医复查,避免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居家改造建议安装坐便器扶手、防滑垫等适老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