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肋间肌炎和肋软骨炎
肋间肌炎和肋软骨炎可通过疼痛位置、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反应进行区分。肋间肌炎主要表现为肋间肌区域的压痛和活动受限,肋软骨炎则以肋软骨连接处肿胀和触痛为特征。
1、疼痛位置
肋间肌炎的疼痛通常沿肋骨走向分布,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触诊可发现肋间肌紧张或条索状硬结。肋软骨炎的疼痛集中在胸骨旁第2-5肋软骨交界处,局部可见隆起,按压时疼痛明显。
2、诱发因素
肋间肌炎多由过度劳累、运动损伤或姿势不良导致肌肉劳损引起。肋软骨炎常与病毒感染、胸壁外伤或反复微创伤有关,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3、伴随症状
肋间肌炎可能伴随患侧上肢活动受限,但无皮肤红肿表现。肋软骨炎急性期可见局部皮肤发热,慢性期可能形成纤维化硬结,偶有胸廓挤压痛。
4、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可显示肋间肌炎患者的肌肉水肿增厚,而肋软骨炎在X线片上通常无异常,严重者CT可见肋软骨钙化或骨化,MRI能发现软骨周围软组织炎症。
5、治疗反应
肋间肌炎对热敷、肌肉松弛药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效果较好。肋软骨炎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建议患者避免提重物、剧烈转体等加重胸壁负荷的动作,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垫保持脊柱中立位。急性期可尝试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至胸外科或疼痛科就诊,排除胸膜炎、带状疱疹等疾病。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减少胸廓活动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维持骨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