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自愈的症状有哪些
川崎病一般不会自愈,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该病属于急性血管炎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干预。
川崎病早期表现为持续5天以上的高热,体温常超过39摄氏度,对退烧药反应不佳。双眼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是特征性表现,患儿可能出现畏光或眼部不适。口唇皲裂伴草莓舌,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部分患儿出现咽峡炎。发病后3-5天可见手掌和足底红斑,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约半数患儿出现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5厘米。
疾病进展期可能伴随冠状动脉扩张,通过心脏超声可发现血管病变。部分患儿出现多形性皮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存在。未经治疗的患儿约20%-25%会发生冠状动脉瘤,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血小板增多等炎症指标异常。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监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家长需遵医嘱按时给药,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皮肤黏膜症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疾病康复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接种疫苗需咨询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