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病的症状有哪些
血吸虫肝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腹水、消瘦乏力等。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的肝脏损害,属于寄生虫病的一种。
1、发热
血吸虫肝病患者早期可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发热可能与虫体代谢产物或虫卵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随着病情进展,发热可能转为持续性低热。
2、腹痛腹泻
患者常出现右上腹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腹泻多为稀便或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这些症状与虫体在肠道寄生及虫卵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3、肝脾肿大
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质地偏硬,表面光滑或有结节感。脾脏也常明显肿大,严重者可超过脐水平。肝脾肿大是血吸虫卵在肝内沉积导致门静脉高压和纤维化的结果。
4、腹水
疾病晚期可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腹水量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
5、消瘦乏力
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消瘦、面色晦暗、体力下降。这与长期发热、腹泻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以及肝功能损害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严重者可出现恶病质状态。
血吸虫肝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限制钠盐摄入以防腹水加重。同时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抗血吸虫治疗和保肝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