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怎么查出来的?
子宫肌瘤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查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月经异常、下腹坠胀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可触及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或表面有结节感,质地通常较硬。对于体积较大的肌瘤,经腹部触诊即可发现。该方法简便快捷但无法确定肌瘤具体大小、数量及位置,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超声下肌瘤多呈低回声团块,可见包膜,能区分黏膜下、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观察血流情况,辅助判断肌瘤变性。该方法无创、可重复性强,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影像学手段。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准确显示肌瘤与子宫内膜、肌层的解剖关系,特别适用于肌瘤体积大、数量多或位置特殊的情况。该检查可鉴别肌瘤与腺肌症,评估肌瘤血供及是否发生红色变性,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但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长。
4、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黏膜下肌瘤的形态、大小及基底宽度,同时能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时将光学镜头经宫颈置入宫腔,能发现小型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病变,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因排查,属于微创检查但需麻醉配合。
5、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子宫肌瘤,但可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是否因月经过多导致贫血,检查性激素水平辅助判断内分泌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清CA125轻度升高,需与卵巢肿瘤鉴别。该检查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发现子宫肌瘤后应定期复查监测变化,无症状的小肌瘤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若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压迫症状应及时就诊,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肌瘤特点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