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妇科炎症怎么办
产后妇科炎症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生素药物、局部抗炎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产后妇科炎症通常由分娩损伤、免疫力下降、卫生不良、病原体感染、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
产后会阴部位可能出现撕裂或侧切伤口,需每日用温水清洗2-3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卫生护垫超过4小时。清洗时禁用肥皂或沐浴露刺激伤口,可选用医用碘伏稀释液消毒。
2、使用抗生素药物
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盆腔炎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多西环素片。哺乳期用药需避开红霉素、喹诺酮类等影响婴儿的药物,用药期间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3、局部抗炎治疗
外阴瘙痒可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宫颈炎需配合保妇康栓阴道给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用药前需清洁双手,栓剂放置深度约一指节,给药后卧床30分钟防止药物流出。
4、物理治疗
慢性盆腔炎可采用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次治疗20分钟,疗程10-15次。产后42天内禁止盆浴和阴道冲洗,恶露未净时禁用红外线照射,体温超过37.5℃需暂停物理治疗。
5、中医调理
气血亏虚型可服用妇炎康片配合艾灸关元穴,湿热下注型适用金刚藤胶囊联合苦参汤坐浴。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产后需每日更换消毒产褥垫,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和西蓝花帮助组织修复,适量饮用蒲公英茶辅助消炎。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复查。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哺乳时采取正确姿势防止乳头皲裂感染,产后42天需返院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