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属于肛肠科诊治范畴
肛肠科诊治范畴主要包括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直肠脱垂等疾病。这些疾病多与肛门直肠结构异常、感染或功能障碍有关,常见症状有肛门疼痛、便血、肿物脱出、排便异常等。
1、痔疮
痔疮是直肠末端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痔核脱出,外痔常伴有肛门不适和潮湿瘙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2、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溃疡,多因便秘或腹泻导致。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后滴血。急性期可通过高锰酸钾坐浴缓解,慢性肛裂需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3、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可伴发热。早期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成熟脓肿需切开引流,避免发展为肛瘘。
4、肛瘘
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门周围可见外口反复流脓。低位单纯性肛瘘可行瘘管切开术,高位复杂性肛瘘需采用挂线疗法。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假性愈合。
5、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直肠壁全层或黏膜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人和经产妇。轻度脱垂可通过提肛锻炼改善,重度脱垂需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进行修复。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预防便秘。出现肛门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