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术后该如何护理
肠梗阻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饮食调整、活动恢复、症状监测及药物使用等方面,以促进康复并预防并发症。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避免沾水或剧烈摩擦伤口。若使用造瘘袋,需定期更换并清洁周围皮肤。
2、饮食过渡
术后24-48小时禁食,待肠鸣音恢复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2周后可尝试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蒸蛋、鱼肉,避免豆类、粗纤维等产气食物。
3、活动指导
麻醉清醒后即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1-3天在搀扶下缓慢行走,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帮助胃肠蠕动恢复。
4、症状观察
监测腹胀、呕吐、排便情况,若72小时未排气排便或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粘连性肠梗阻复发。记录每日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5、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禁止自行调整抗生素用量。
术后1个月内需保持低脂低纤维饮食,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周进行3-4次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腹胀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以减少腹腔压力;建立排便日记记录大便性状与频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