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儿?怎么治疗

2331次浏览

脚后跟疼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外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干预。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原因,因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导致无菌性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治疗需减少跑跳运动,穿足弓支撑鞋垫,睡前用毛巾牵拉足底筋膜5分钟。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多与长期负重或足弓异常有关。X线检查可见骨赘形成,行走时出现针刺样疼痛。急性期需冰敷10分钟每日3次,慢性期改用热敷。严重者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必要时行骨赘切除术。

3、跟腱炎

跟腱炎常因运动过度或鞋子不合适导致跟腱反复微损伤。表现为跟腱止点处肿胀压痛,踮脚时疼痛加剧。治疗需停止跑步等剧烈运动,使用硅胶足跟垫减轻张力,配合超声波治疗。可遵医嘱外用氟比洛芬贴膏或口服美洛昔康片。

4、脂肪垫萎缩

中老年人足跟脂肪垫变薄会导致缓冲能力下降,久站后跟骨直接受压疼痛。建议选择软底鞋并加厚后跟垫,避免硬质地面赤脚行走。可尝试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可能有一定帮助。

5、外伤因素

跟骨骨折或挫伤后未完全恢复可能遗留慢性疼痛,需通过CT或核磁共振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应严格制动4周,慢性期可进行足踝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若存在骨折移位可能需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穿硬底鞋或人字拖。每日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可配合足底滚轮按摩。运动前充分热身,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夜间静息痛,需及时至足踝外科或骨科就诊排除应力性骨折等严重病变。

相关推荐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发病原理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与遗传和雄激素作用相关的脱发类型,发病原理主要与毛囊对二氢睾酮的敏感性增加、毛囊微型化以及毛发生长周期紊乱有关。该疾病通常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或头顶毛发稀疏,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白癜风症状表现有什么的呢
白癜风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白色斑块,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手部、关节等暴露或摩擦区域。典型症状包括色素脱失斑、毛发变白、白斑扩散、日晒敏感、无自觉症状等。
啃手指甲变短怎么恢复
啃手指甲导致甲板变短可通过局部护理、营养补充及行为干预逐步恢复。主要改善方式有保持甲周清洁、使用护甲产品、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佩戴防护指套、寻求心理行为治疗等。
嘴唇上的痣能点吗
嘴唇上的痣一般可以点除,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痣的性质后决定。痣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激光点痣、手术切除、电灼法、冷冻治疗、化学剥脱等。
药物性耳鸣的治疗方法
药物性耳鸣可通过停用耳毒性药物、营养神经治疗、改善微循环、高压氧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药物性耳鸣通常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物、水杨酸盐类药物、奎宁类药物等耳毒性药物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