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手术后注意事项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手术后需注意术后用药管理、伤口护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及症状监测。介入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术后护理对预防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1、术后用药管理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使用替格瑞洛片强化抗凝。同时需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禁止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伤口护理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部位需保持干燥清洁,术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桡动脉途径者需定期松解压迫器,观察手指颜色及温度。股动脉途径者需卧床制动12-24小时,防止穿刺处血肿。若出现局部肿胀、淤青或疼痛加剧,可能提示假性动脉瘤,需立即联系手术团队。
3、生活方式调整
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逐步恢复低强度有氧活动如步行。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摄入。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限制酒精摄入。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轻心脏负荷。
4、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评估药物耐受性。3-6个月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CT检查支架通畅度。每年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高血压患者每日测量血压并记录。复查时携带用药清单便于医生调整方案。
5、症状监测
警惕再发心绞痛症状如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放射等,可能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出现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需警惕心力衰竭。突发晕厥或心悸可能为心律失常。体温持续超过38℃伴穿刺处红肿需排除感染。上述情况均需紧急医疗干预。
术后康复期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症状、血压及用药情况。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避免桑拿、温泉等高温环境导致血管扩张。旅行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手术史及用药信息。参与心脏康复计划可系统性改善心肺功能,术后3-6个月是二级预防的关键窗口期,需医患共同强化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