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抑郁怎么检查
产前抑郁可通过心理量表评估、临床症状观察、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产前抑郁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心理压力、家族遗传史、社会支持不足、妊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心理量表评估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或贝克抑郁量表等标准化工具进行筛查,通过问卷形式评估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及焦虑程度。量表评分超过临界值需进一步临床评估。
2、临床症状观察
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改变、过度自责等核心症状是重要诊断依据。可能伴随注意力下降、反复出现死亡念头等表现。
3、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个人精神病史、家族抑郁遗传史及本次妊娠压力事件。既往抑郁发作史或家族阳性病史会显著增加产前抑郁风险。
4、实验室检查
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等指标,排除甲减或雌激素骤降导致的继发性抑郁。孕酮水平异常可能与情绪波动相关。
5、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通过脑部CT或MRI排除器质性病变,重度病例可能出现前额叶皮层代谢异常,但非常规检查项目。
确诊产前抑郁后应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进行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家属需参与心理支持,避免孕妇独处时间过长,定期陪同产检并记录情绪变化。出现自伤倾向或持续性失眠时须立即联系精神科与产科联合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