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吐奶是怎么回事
发烧吐奶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喂养不当
婴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若喂奶过快、过量或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奶液反流。表现为进食后吐奶,体温多正常或轻微升高。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哺乳期母亲应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
受凉或饮食变化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常伴随低热和稀便。腹部触诊可有肠鸣音亢进。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顺时针按摩脐周5-10分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3、上呼吸道感染
鼻塞咳嗽时吞咽空气增多,易合并呕吐,发热可达38-39℃。需保持鼻腔通畅,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洁。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
4、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常见,特征为喷射状呕吐伴水样便,发热持续3-5天。需采集大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道分泌。出现尿量减少需静脉补液。
5、脑膜炎
罕见但凶险,表现为持续高热、频繁呕吐、前囟膨隆。需急诊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确诊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者需加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脑水肿。
护理期间保持环境温度22-24℃,湿度50%-60%。呕吐后禁食1-2小时,之后先喂5-10毫升温水,无呕吐再过渡到稀释配方奶或母乳。记录呕吐次数、体温变化及尿量,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发展过程。避免自行使用止吐药或抗生素,2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