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麻痹有哪些症状
肠麻痹主要表现为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可能由腹部手术后、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等因素引起。
1、腹胀
腹胀是肠麻痹最突出的表现,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或停止,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积聚导致腹部膨隆。患者常自觉腹部胀满不适,严重时可出现腹壁紧张。查体可见腹部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或严重感染时,需通过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式缓解。
2、停止排便排气
肠道蠕动功能丧失会导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这是肠麻痹的核心特征之一。患者可能数日无大便排出,肛门指检可发现直肠空虚。长期不排便可能引发粪便嵌塞,需警惕肠梗阻的发生。临床常通过灌肠或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治疗。
3、肠鸣音异常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诊断肠麻痹的重要依据。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可闻及4-5次肠鸣音,而肠麻痹时肠鸣音次数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常见于低钾血症、腹膜炎等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可尝试新斯的明注射液等药物刺激肠蠕动。
4、恶心呕吐
部分肠麻痹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出胆汁样液体。这是由于肠道内容物淤积导致胃排空障碍所致。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持续呕吐需警惕肠梗阻可能。
5、全身症状
严重肠麻痹可伴随发热、心率增快等全身症状,多见于腹腔感染引发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这种情况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解除病因。
肠麻痹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胀。饮食上需严格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可尝试腹部热敷或轻柔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剧烈按压。密切观察排便排气情况,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咖啡样物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平时应注意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肠麻痹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