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15天的症状有哪些
痔疮手术后15天可能出现肛门疼痛、排便困难、轻微出血、局部肿胀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痔疮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与手术方式、个人体质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常见症状主要有创面水肿、肛门坠胀感、排便不适等。
1、肛门疼痛
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时,排便或久坐可能引发钝痛或刺痛感,尤其常见于外剥内扎术后的患者。疼痛程度与手术创伤范围相关,通常随创面修复逐渐减轻。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警惕感染可能。
2、排便困难
因术后肛门括约肌痉挛或恐惧疼痛刻意抑制便意,可能导致大便干结、排便费力。部分患者因创面刺激出现里急后重感。保持膳食纤维摄入与充足饮水有助于软化粪便,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
3、轻微出血
创面结痂脱落或排便摩擦时可能出现少量渗血,表现为便纸带血或滴血。若出血呈喷射状或持续超过48小时,可能提示创面血管未完全闭合。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久蹲,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创面。
4、局部肿胀
手术区域淋巴回流障碍可能导致肛周组织增厚,形成柔软包块。水肿通常在术后1-2周达高峰,之后逐渐消退。每日温水坐浴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消肿。
5、分泌物增多
创面渗出液与肠液混合可能使肛门潮湿,伴有淡黄色分泌物。需及时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可垫护垫保持干燥。若分泌物呈脓性或有异味,需排除线头反应或创面感染可能。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坐浴水温控制在40℃以下,每次不超过15分钟。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应立即返院复查。术后2周内禁止骑自行车、深蹲等可能增加腹压的活动,建议选择侧卧睡姿减轻肛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