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打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否需注射治疗需结合病情判断,通常适用于急性神经根水肿或严重疼痛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外注射、神经根阻滞等,需由医生评估后实施。
硬膜外注射通过将抗炎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可快速缓解神经根受压导致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与局部麻醉剂复合制剂,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该方法能有效减轻急性期剧烈疼痛,但一年内注射次数通常不超过3次。神经根阻滞针对明确受压的单一神经根,在影像引导下精准给药,适合定位明确的放射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下肢无力或排尿困难,一般24小时内自行缓解。
存在椎管内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对注射药物过敏者禁用该疗法。糖尿病患者需警惕激素可能引起的血糖波动。注射后需保持穿刺点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3天。若出现发热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综合考量病程阶段与症状特点。除注射治疗外,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1-2周,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恢复期应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游泳和悬吊运动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日常避免久坐及弯腰搬重物,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垫。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则需考虑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