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烫了怎么办
宝宝被烫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随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涂抹烫伤膏或就医处理。烫伤处理方式主要有冷水冲洗、消毒包扎、药物涂抹、预防感染、观察症状等。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第一时间用15-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创面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防止冻伤。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需先冷水浸湿后再小心剪开衣物,不可强行撕脱。
2、消毒包扎
冲洗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轻轻蘸干水分,涂抹碘伏消毒液消毒创面。浅二度以下烫伤可外涂湿润烫伤膏后用无菌纱布松散包扎,每日更换敷料。水疱未破溃时不可刺破,较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
3、药物涂抹
一度烫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浅二度烫伤可使用京万红软膏促进愈合。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若创面出现红肿化脓,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4、预防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接触创面前需洗手,包扎敷料被渗液浸透需及时更换。若出现发热、创面周围皮肤发红扩散等感染征兆,应立即就医。烫伤面积超过宝宝手掌大小或伤及面部、关节等部位时须急诊处理。
5、观察症状
烫伤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体温变化。深度烫伤可能引起口渴、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需及时补液治疗。愈合期可能出现瘙痒,可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伤,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
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餐桌避免使用桌布以防拉扯烫伤。烹饪时让宝宝远离厨房,洗澡前先试水温。可在家中常备烫伤急救药物,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如鸡蛋羹、西蓝花泥等。若烫伤深度难以判断或出现感染迹象,须立即前往烧伤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