蜢虫咬了怎么办
蜢虫叮咬后可通过清洁消毒、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蜢虫叮咬通常由虫体唾液刺激、过敏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
被蜢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肥皂的碱性成分可中和虫体酸性分泌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避免细菌通过破损皮肤侵入。若出现细小伤口,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冷敷止痒
将冰块包裹毛巾后敷于叮咬处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重复进行可缓解瘙痒感,冷敷间隔至少2小时防止冻伤。儿童皮肤娇嫩,家长需控制冷敷时间在5分钟内。
3、外用药物
瘙痒明显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过敏反应严重者使用糠酸莫米松凝胶,该药为弱效激素制剂。避免抓挠患处,防止外用药物被蹭掉。
4、口服药物
出现全身性荨麻疹需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滴剂。儿童可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家长需按体重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5、预防感染
叮咬处出现化脓时提示继发感染,需就医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糖尿病患者被叮咬后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处,因此类人群更易发生严重感染。
被蜢虫叮咬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加重肿胀,48小时内忌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日常穿浅色长袖衣物,在草丛活动时使用避蚊胺成分驱虫剂。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蜱传疾病,须立即至感染科就诊。居家可种植薄荷、香茅等驱虫植物,定期清理庭院积水减少虫媒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