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有哪些症状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等。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乏力
甲肝患者早期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表现为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活动耐力下降。这种乏力感在清晨起床时尤为明显,且休息后难以缓解。乏力症状与病毒血症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2、食欲减退
多数甲肝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对油腻食物尤为厌恶,严重者甚至闻到食物气味就会引发恶心。这是由于肝炎病毒损伤肝细胞,影响胆汁分泌和消化功能所致。患者可能伴有体重减轻。
3、恶心呕吐
甲肝患者常有持续性恶心,进食后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呕吐。这种症状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胃肠道充血水肿有关。
4、发热
约半数甲肝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通常持续3-5天。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5、肝区疼痛
患者可感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在按压肝区时疼痛加重。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被牵张所致。部分患者会出现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胆汁淤积表现。
甲肝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但要控制脂肪摄入。多喝水有助于毒素排出,避免饮酒和使用损肝药物。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患者的餐具应单独消毒。出现黄疸、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甲肝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应按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