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的症状和体征
肘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关节畸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伤。肘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先天性关节松弛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关节畸形
肘关节脱位后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肘部外观异常,可能呈现鹰嘴突向后或向侧方突出的表现。触摸时可发现尺骨鹰嘴与肱骨远端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这种畸形通常伴随关节稳定性丧失,需及时通过手法复位恢复关节正常解剖结构。
2、疼痛肿胀
肘关节脱位会引起剧烈疼痛,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关节周围软组织会出现明显肿胀,可能伴随皮下淤血。疼痛在活动时加剧,患者常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不适。冷敷和制动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活动受限
肘关节脱位会导致关节功能明显受限,患者无法完成屈伸和前臂旋转动作。被动活动时可能感到机械性阻挡感。复位后仍需固定2-3周以保证关节囊和韧带修复,过早活动可能增加再脱位风险。
4、神经症状
肘关节脱位可能压迫或牵拉尺神经、正中神经等周围神经,导致手部感觉异常、麻木或肌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爪形手畸形。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但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5、血管损伤
肘关节脱位可能损伤肱动脉及其分支,表现为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部苍白、皮温降低等缺血症状。血管损伤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以避免肢体坏死。复位后应常规检查血管状况,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明确损伤部位。
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应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位固定,使用三角巾或支具保护3-4周。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和肩关节活动以防止僵硬。去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训练,避免暴力牵拉。日常活动中注意保护肘关节,避免重复受伤。如出现持续疼痛、活动障碍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