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抗体是什么
梅毒抗体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包括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两类,主要用于梅毒筛查和确诊。
非特异性抗体又称反应素,通常在感染后4-6周出现,可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这类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治疗后可能转阴,但可能出现假阳性反应,常见于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螺旋体刺激机体产生的终身标记物,常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即使治愈后仍长期存在,具有较高诊断特异性。
梅毒抗体检测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一期梅毒可能出现抗体假阴性,此时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查找病原体。神经梅毒诊断需同时检测脑脊液抗体。孕妇梅毒筛查可预防先天性梅毒,新生儿需检测IgM抗体以区分母体被动转移的IgG抗体。抗体滴度变化可评估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前带现象可能导致假阴性。
日常应避免高危性行为并正确使用安全套,若发生暴露应及时就医检测。确诊患者须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并定期复查抗体,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接触梅毒患者血液或体液时应做好防护,共用针具可能传播需杜绝。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