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吃东西就吐是怎么回事
小孩一吃东西就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胃肠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观察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若喂奶过急、奶量过多或进食后立即平躺,易引发吐奶。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避免剧烈晃动。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以奶液呈连续滴落为宜。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或饮食不洁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进食后呕吐胃内容物,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顺时针按摩脐周5-10分钟。若持续呕吐6小时以上,需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等致敏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呕吐伴皮疹或腹泻。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原2周。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严重过敏需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4、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常先于腹泻出现,可能伴有低热。需防止脱水,每5分钟喂服5毫升口服补液盐Ⅲ。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保护黏膜,但禁用止吐药掩盖病情。
5、肠梗阻
先天性幽门肥厚或肠套叠会导致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粪渣,腹部可能触及包块。需立即禁食禁水,通过腹部超声确诊。完全性梗阻需急诊手术,部分梗阻可尝试空气灌肠复位。
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口腔清洁,呕吐后用小勺少量喂水观察耐受情况。恢复期饮食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开始,避免油腻甜食。记录呕吐物性状、次数及尿量,若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血便等脱水或急腹症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培养饭前洗手习惯,气候变化时做好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