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复发怎么办
中耳炎复发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中耳炎复发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迁延、免疫力低下、鼓膜穿孔未愈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阻挡进水,洗头后及时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使用挖耳勺等工具刺激耳道,防止损伤皮肤屏障。若耳道已有分泌物,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后擦干。
2、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病原体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建议单侧交替擤鼻,或使用洗鼻器冲洗鼻腔。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黏膜水肿,减少咽鼓管堵塞概率。
3、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局部杀菌消炎。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将药液滴入后轻拉耳廓使药液流入中耳。注意对喹诺酮类过敏者禁用,儿童孕妇需医生评估风险。
4、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鼓室内积液持续未吸收者,耳鼻喉科医生可能在无菌操作下穿刺鼓膜排出脓液,同时注入地塞米松等药物减轻炎症。术后需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进水导致继发感染。
5、鼓室成形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者,可能需手术修复鼓膜缺损。医生会取颞肌筋膜等材料修补穿孔,同期清理病变听小骨。术后需定期换药,三个月内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
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帮助黏膜修复。坚持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现耳痛加剧、高热、眩晕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避免奶液经咽鼓管反流诱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