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里的痰如何排出
肺炎患者排痰可通过体位引流、药物祛痰、拍背辅助、雾化吸入及适当运动等方式实现。痰液排出不畅可能与气道炎症、分泌物黏稠度增加、咳嗽无力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措施。
1、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流动,支气管扩张患者可采用头低脚高位,单侧病变则健侧卧位。餐前或空腹时进行,每次维持5-10分钟,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采用俯卧位引流,但需避免胃食管反流。
2、药物祛痰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中的酸性黏多糖纤维,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断裂二硫键降低痰液黏度,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可调节黏液分泌。使用祛痰药物期间需增加水分摄入,避免与强力镇咳药联用。痰液稀释后更易通过咳嗽反射排出。
3、拍背辅助
五指并拢呈空心掌,自背部外周向中央、由下向上有节律叩击,频率约40-60次/分。宜在餐后2小时进行,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婴幼儿需采取俯卧位并将头部放低,手法需较成人更轻柔。可与体位引流同步实施增强效果。
4、雾化吸入
生理盐水雾化能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可解除支气管痉挛。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保持慢而深的呼吸,治疗结束后及时漱口。痰栓形成时可配合使用α-糜蛋白酶雾化,但需警惕过敏反应。
5、适当运动
病情稳定期进行散步、呼吸操等低强度活动,通过增加肺通气量促进排痰。腹式呼吸训练时用鼻吸气时腹部隆起,缩唇呼气时腹部内收。吹气球锻炼可提高呼气末正压,但需避免过度换气。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肺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材。若出现痰液转为脓性、带血或铁锈色,或伴有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时,须立即就医进行痰培养及胸部影像学检查。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坠积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