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突然起个水泡是怎么回事
手上突然起水泡可能与摩擦刺激、接触性皮炎、汗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因素有关。水泡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并含有透明液体,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摩擦刺激
长时间使用工具或器械可能导致手部皮肤反复摩擦,形成机械性水泡。这类水泡多呈单发且边界清晰,常伴有轻微疼痛。日常应减少手部摩擦活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挑破水泡以防感染。若水泡破裂可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洗涤剂、金属镍等致敏物质后,手部可能出现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泡,伴随剧烈瘙痒。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避免搔抓。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严重者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3、汗疱疹
夏季多发于手掌侧缘的深在性小水泡,与精神紧张、多汗等因素相关。水泡呈对称分布且瘙痒明显,破溃后会出现脱屑。治疗以保持手部通风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日常建议穿着透气的棉质手套。
4、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时,可能沿神经分布出现成簇水泡,伴有针刺样疼痛。早期可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片,外用喷昔洛韦乳膏抗病毒。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加巴喷丁胶囊,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发病期间应避免接触孕妇及婴幼儿。
5、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可引起手、足、口腔黏膜的疱疹,儿童多见。水泡周围有红晕且可能伴随低热。需隔离治疗并监测体温,口腔疱疹可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皮肤疱疹可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家长需注意患儿衣物消毒,补充足够水分。
出现水泡后应避免抓挠或刺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手套减少摩擦,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水泡持续增大、化脓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须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病毒感染性水泡具有传染性,患者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