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检查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直肠炎可通过肠镜检查、粪便检测等方式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
1、肠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直肠炎的核心手段,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或溃疡等病变,必要时可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检查前需空腹并服用清肠药物,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腹胀不适。
2、粪便检测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或细菌培养结果,辅助判断感染性直肠炎类型。需留取新鲜标本送检,避免经期或痔疮出血干扰结果。
3、药物治疗
细菌性直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溃疡性直肠炎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
4、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步增加蒸蛋、软烂面条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每日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5、物理治疗
局部温热坐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里急后重感;超短波理疗通过高频电波作用减轻深层组织炎症,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完成疗程。
直肠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记录腹痛发作频率;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若出现持续发热、便血或体重下降,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