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必要治疗吗
感染幽门螺杆菌通常需要治疗,该菌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建议感染者及时就医评估。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增加胃癌风险。感染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反酸、嗳气等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但仍有传染性。根除治疗可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改善胃黏膜炎症状态。目前推荐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疗程一般为10-14天。治疗前需进行胃镜或呼气试验等检查确认感染状态,治疗后应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少数无症状感染者经医生评估后可暂不治疗,如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或存在药物过敏禁忌者。但这类人群仍需定期监测胃部情况,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重新评估治疗必要性。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调整,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注意分餐制避免传播,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漏服导致耐药性。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酸奶等食物辅助保护胃黏膜,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完成疗程后1-2个月需复查呼气试验,家庭成员建议同步筛查。若出现黑便、持续呕吐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