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跟骨慢性骨髓炎症状

58294次浏览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当中有一句病入膏肓,病入膏肓就是形容骨髓炎的,因为它跟骨骼有着密切相关的内容,骨髓炎一般分为急性跟慢性,如果是慢性,对于治疗来说那是幸运的,所以广大患者一定要注意,那么,跟骨慢性骨髓炎症状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患有慢性骨髓炎多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或创伤史,在非急性发作时,局部症状多而全身症状少,临床上慢性骨髓炎是因急性骨髓炎得不到有效积极的治疗,演变而来,他是急性骨髓炎的延续。

慢性骨髓炎的症状临床上则出现为,在非急性发作时,局部症状大于全身症状,在急性期时症状则会有疼痛,寒战,发热,局部红肿,压痛,流脓,骨骼形状不规则,表面皮肤色素沉着,常有脓液外溢或小块死骨排出,长期反复发作,严重消耗着患者的身体机能。

临床上多半患者患处稍有破溃就会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伤口长期不愈合等典型的慢性骨髓炎的症状。炎症急性发作和相对静止期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原已封闭的伤口将再次破溃,排出脓液,有时掉出死骨,稍有破溃即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或有窦道口长期不愈合,窦道口肉芽组织突起,流出臭味脓液,长期消耗患者的机能,处于一个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状态。

相关推荐

骨髓炎如何预防
骨髓炎预防的方法是预防外伤感染,加强饮食营养,保持良好作息规律。骨髓炎患者出现皮肤破损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伤口的清理,可以使用消毒水消毒,伤口比较大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包扎伤口,注意伤口部位清洁和干爽,还要加强饮食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选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营养的食物,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抵御疾病和骨髓炎的病情加重。身上有感染性病灶的时候应该及时治疗,还应该把病灶彻底治愈,可以有效预防骨髓炎发生,平时也应该保持良好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居住环境保持通风换气。多喝一些热水,促进新陈代谢产物排出,日常生活中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2-02

93063次收听

骨髓炎的保健工作
骨髓炎的出现在生活中是越来越多发了,骨髓炎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在治疗期间,做好对于骨髓炎的保健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
是什么引起的骨髓炎
到底是什么引起的骨髓炎呢?骨髓炎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骨髓炎即骨髓受到感染而发炎,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好发的部位是膝关节上、下的两块大骨头,致病菌可能来自于身体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病灶,无论有无原发病灶,细菌进入血流中形成菌血症,是造成骨髓炎的先决条件,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骨髓炎会缩短患者寿命吗
骨髓炎是一种由于邻近的病损蔓延到骨头引起的疾病,对患者的骨骼健康伤害十分严重,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那么,骨髓炎会缩短患者寿命吗?
骨髓炎的发作症状有什么
对于骨髓炎的治疗来说,了解骨髓炎的症状是至关重要的。骨髓炎的治疗需要及时的进行,因为骨髓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骨髓炎的危害已经令很多人都受到了极大的危害
中医可以治疗骨髓炎吗
对于骨髓炎治疗,现在很多医院都采用的是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但是往往通过手术、抗生素治疗的骨髓炎患者复发率很高,这也是很多患者苦恼的事情,很多人问中医可以治疗骨髓炎吗,答案是肯定的。
急性骨髓炎的常见症状
急性骨髓炎的症状分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是病人突然起病,急剧出现高热、寒战,高热有时会到39度以上。局部症状是因为儿童比较多,多数而且部位就在膝关节的上下,也就是说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端,出现局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非常剧烈不让人碰,我们叫拒触。局部出现红肿,发热严重,如果是早期进行消炎制动之后,症状就可能消失,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又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的时候,病人的全身症状可能消失,但是局部的疼痛症状依然存在,如果持续发展,病人可能出现肢体的畸形,或者出现窦道、反复流脓。
语音时长 01:08

2020-06-03

56728次收听

急性骨髓炎有什么危害
急性骨髓炎是一个很可怕的疾病,如果是血源性骨髓炎且影响又是小孩,骨髓炎往往会破坏长骨远近端的骨垢板,影响骨垢板的生长,病人往往会出现肢体的畸形或者是发育障碍,肢体有可能短缩,也有可能出现内外翻的畸形。第二、因为它比较靠近关节,疼痛时间比较长,病人往往会出现关节的畸形或者是僵硬,膝关节或者是髋关节的活动受限或者是障碍。第三、反复的这种慢性骨髓炎的炎症刺激会引起周围皮肤或者软组织出现癌变。
语音时长 00:58

2020-06-03

60439次收听

骨髓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骨髓炎早期症状有高热、局部红肿热痛、脊柱功能障碍等。骨髓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髓疾病,疾病发展累及骨髓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骨髓炎一般发病比较急,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疼痛较重,病人往往难以忍受,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引起脊柱功能障碍,也可能表现比较隐匿,如轻微疼痛、局部皮温稍高。待病情加重后,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一般发病至3到4周左右时,脓肿会穿破骨膜深入到骨骼软组织内部,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到了晚期,骨髓炎在溃后期,会使患者出现皮肤色泽晦暗,甚至出现出汗、虚热、纳差等全身症状。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及体征,请尽早至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及治疗,以便疾病得到早期诊治,不至于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5

59047次收听

02:19
骨髓炎能治好吗
急性骨髓炎治愈的比较多,慢性骨髓炎治愈的比较少。骨髓炎主要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对于不同的病情情况,治疗方式也不同。一般急性骨髓炎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需要对细菌进行了解,针对性的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的治疗。由于这个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引起的并发症很麻烦,容易出现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会比较危险,也比较难控制,所以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要需要彻底清洗创口,并且要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目前对于急性骨髓炎治愈的还是比较多。慢性骨髓炎是由于感染的细菌对机体已经产生了耐药和变异,引起的并发症也很多,会出现骨质坏死以及萎缩的情况,需要进行引流,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需要进行正规长期的治疗。
02:09
骨膜炎的症状
骨膜炎分为感染性骨膜炎和非感染性骨膜炎。感染性骨膜炎一般是由创伤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般会出现畏寒、发热、寒颤、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较重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一般表现为疼痛剧烈、肿胀、脓肿、可扪及波动感,当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后会比较难愈合。非感染性骨膜炎是由于大量的运动造成骨膜损伤,导致骨膜炎症性的病变,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早期会有局部的酸、困以及肌肉无力,后期可能会出现局部剧痛、肿胀,背部肌肉痉挛,按压的时候会有疼痛感。
01:35
骨髓炎有哪些类型
骨髓炎的类型包括:急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剧,大约在十天之内就可以出现高热、寒战、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亚急性骨髓炎多数在两周之后逐渐出现症状,而且这种病人全身高热症状往往并不明显。慢性骨髓炎多数是因为急性骨髓炎或亚急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骨髓炎往往没有全身症状,只有局部症状,可以发现一个窦道也可能局部反复出现窦道的流脓、红肿,自己可能愈合,有时候也会有死骨排出。
01:45
如何预防骨髓炎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预防主要针对病因。如加强抵抗力和营养状态,发现肺炎或感染需要早期治疗,可以选择抗菌素治疗。1、加强机体抵抗力和营养状态。营养不好的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得骨髓炎,或者其他感染。比如糖尿病病人,要避免局部的压迫,或者避免局部烫伤,这样的烫伤或者压迫就会引起细菌的侵入,通过皮肤渗透到骨头里,引起骨髓炎。2、没有高危因素的病人如果出现了肺炎,或者皮肤的破溃或感染,早期要进行治疗,如果有感染扩大的趋势,早期要进行抗菌素治疗,尽量不要自己用手挤,反而可能让皮肤表面感染的病菌顺着血液到了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
骨髓炎的检查方式
骨髓炎就是一个炎症,能看到红、肿、热、痛这些表现。检查,首先是从局部看,有没有红肿,发烧。另外要查一些指标,比如白血球高不高,还有C反应蛋白,另外就是血沉,这三项血的检查比较敏感,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主要的方法有两个,现在最常用的是核磁。核磁检查因现在比较普遍而且没有后遗症,合并症,对身体、对孩子没什么太多损伤,所以最常用的就是核磁。因为核磁能看到骨髓是否水肿,骨髓里边最早期的一些变化等都可以看到,所以最早期做核磁可以明确诊断。同位素扫描也可以,特殊的病例,B超也可以。没有办法时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穿刺。所以它的诊断方法很多,根据当时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案。最重要的是血指标的检查和核磁、同位素,这样对它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21

60508次收听

01:36
骨髓炎是什么病
一般当身体出现炎症,感染原因可以不一样。疾病的炎症可以有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疾病的炎症也可以有病毒感染,也可以有其他的特殊菌发生感染的情况。但是,对于骨髓炎患者来讲,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也就是骨髓里发生了炎症。因为骨髓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位于骨头中间的位置。所以一旦骨髓发生感染,消炎药很难进去,也就使消炎药难以发挥它的作用。另外,骨髓发炎之后容易导致脓的形成,局部压力就会增高。所以,它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一些后果。发生骨髓炎之后,治疗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后果也比较严重。所以,对于骨髓炎必须要高度重视。骨髓的发炎就叫骨髓炎。但治疗和其他的问题,就是要求高度的重视,因为它比其他病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