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变,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下降。
1、发病机制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高压状态,进而损伤肾小球基底膜。高血糖还会激活多元醇通路、蛋白激酶C等代谢异常途径,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
2、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显性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晚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尿毒症表现。部分患者可合并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
3、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糖尿病病史和肾脏损害证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确诊需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必要时行肾活检。分期多采用Mogensen分期,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分为五期。
4、治疗原则
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管理同样重要,目标值通常为130/80mmHg以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首选降压药物。晚期患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准备。
5、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适量运动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谨慎使用造影剂。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需同时控制。
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注意监测血糖和血压,遵医嘱规范用药。饮食上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8g/kg体重以下,优先选择鱼、蛋、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g。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