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骨增生是什么症状
腰骨增生一般是指腰椎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等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可能与年龄增长、长期劳损、外伤、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腰部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早期常表现为腰部钝痛或酸痛,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位于腰椎两侧或正中,可能向臀部放射。部分患者晨起时腰部僵硬感明显,活动后减轻。疼痛程度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或周围软组织的程度相关。
2、活动受限
随着骨质增生进展,腰椎关节活动度逐渐下降,表现为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侧弯畸形。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赘可能直接机械性限制椎体活动,同时伴随的肌肉痉挛也会加重活动障碍。
3、下肢麻木
当增生的骨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针刺感,常见于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背区域。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因下肢疼痛无力而被迫停下休息。夜间下肢抽筋也是常见伴随症状。
4、肌肉无力
长期神经压迫可能导致下肢特定肌群萎缩无力,如足背屈无力表现为拖步行走,股四头肌无力导致上下楼梯困难。部分患者会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无力多呈渐进性发展,早期易被忽视。
5、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紧急医疗干预。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突发剧烈腰痛。部分患者因长期疼痛会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但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异常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