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腰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感觉异常及肌肉无力等。这些症状通常由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
1、剧烈腰痛
急性期腰痛常突发且剧烈,多位于下腰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疼痛源于突出的椎间盘刺激窦椎神经,或髓核释放炎性物质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弯腰动作,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2、下肢放射痛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会导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向下传导至足部。疼痛呈电击样或烧灼感,可能伴随麻木或针刺感。急性期建议保持腰椎制动,可尝试腰椎牵引治疗,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3、活动受限
患者因疼痛导致腰椎活动度显著下降,前屈、后伸及侧弯动作均受限。严重时无法完成翻身、起坐等基础动作。此时需使用硬板床平卧,腰部可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急性期过后逐步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
4、感觉异常
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可能出现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常见于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底。检查时可发现患侧肢体触觉、痛觉异常。需避免热敷刺激,可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口服维生素B1片辅助神经修复。
5、肌肉无力
长期神经压迫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表现为足背伸无力或踇趾背伸力减弱。急性期以减轻神经水肿为主,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症状缓解后需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应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保持膝关节屈曲体位减轻椎间盘压力。日常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加强腰背肌锻炼可选用游泳、五点支撑法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进行MRI检查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