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供血不足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9-1657585次浏览

很多的中老年朋友的体质没原来那么好了,所以容易发生一些疾病,我们今天所说的脑供血不足,就是常发于这类人群的疾病,并且一旦发生之后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伤害,下面我们专家就就来说一下脑供血不足治疗注意事项。

1 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 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 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 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百分之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5 药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养血清脑颗粒。

上面提到的都是关于脑供血不足这种疾病的几种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多多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预防脑供血不足的话,一定就需要保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且平时保持每年体检的好习惯,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

相关推荐

03:34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怎么回事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可能跟以下几点原因有关联:1、生理方面:大脑某部分的功能缺损或者某部位出现病变导致的失眠。2、植物神经紊乱:身体的睡眠系统出现紊乱,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可以服用七叶安神片,谷维素来进行治疗。日常上调整规律作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晚上减少玩电子产品。3、褪黑素分泌减少:人的睡眠节奏主要由褪黑素来调节,一般在晚上2-3点是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熬夜或者开灯睡觉,影响到了褪黑素的分泌,也会影响到睡眠。还有就是人到了中年之后,身体内的褪黑素分泌会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开始减少,人体也会出现睡眠下降的情况。平时生活中,我们尽量的把自己的睡眠时间调整到晚上,如果调整无效,也可以借助于药物来治疗。4、压力大: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身心不够放松,比较焦虑,长期以往,就是出现了失眠症状。5、睡眠姿势:不好的睡姿也会影响到入睡的速度,比如左侧卧或者趴着会压迫到心脏,进而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等现象。右侧卧是最为提倡的健康睡姿,可以让全身放松,而且呼吸舒畅,也不会引起打鼾的现象,还有利于血液流通,大家尽量改正一下睡姿。6、更年期失眠症:女性在更年期卵巢雌激素水平下降及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神经内分泌一时性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自然而来的就想睡。7、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晚上普遍睡不好,失眠,到了白天又很想睡,没有精神,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03:42
白天老是犯困怎么回事
白天老是犯困可能与以下几种疾病有关:1、心脏病:大脑代谢受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当心脏病患者出现脑血管损伤或者心衰出现了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脏向大脑输送的血液减少,也就是供血不足,大脑就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现象,引起精神不振、爱瞌睡等症状。2、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硬化或血栓,出现脑供血不足,长期以往,影响大脑功能正常运作,出现爱瞌睡的现象,这类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四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疼等症状。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代谢缓慢的疾病,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到神经和大脑,从而出现嗜睡。4、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多发生于体型肥胖、有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中老年男性身上。这类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打呼噜,有呼吸不流畅而导致暂时窒息的危险。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通常不能完全进入睡眠状态,即使夜间睡眠时间很长,但睡眠质量差,白天出现疲倦、爱打瞌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5、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患者,晚上普遍睡不好,失眠,到了白天嗜睡,没有精神,是很常见的现象。此外,白天老是犯困还有可能跟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如果中老年人在确保夜间正常睡眠的情况下,白天还出现经常犯困、乏力等现象,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找到病因后对因处理,进行正规治疗。
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者供血不足的原因是由于心脏而引起的,多数是存在有心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心脏病疾病,因为全身的血供都是由心脏来进行供给的,如果存在有以上疾病,全身的血液会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如果患者属于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贫血,就会造成血液中红细胞减少,造成全身器官以及脑部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如果患者存在于脑血管方面的血管问题,比如血管炎、血管夹层、动脉硬化等疾病,会造成脑部供血出现局限性减少和全脑供应减少,从而出现脑供血不足。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76357次收听

脑梗血管狭窄能恢复吗
发现脑梗血管的狭窄是不会恢复的,因为引起脑梗的血管其狭窄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这种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在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的共同作用之下逐渐发展而引起的,一旦发生就不可能恢复,只能够长期给予规范的治疗药物,同时积极的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和饮食习惯,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才能使病情保持稳定,防止病情进一步的加重。对于发生脑梗的人,在发生脑梗后要规范的给予治疗,长期给予康复锻炼,有利于使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更好,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08

73526次收听

脑供血不足怎么预防
预防脑供血不足首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避免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遵循医嘱服用相应的降压药物。平时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太多的大鱼大肉,控制油脂以及胆固醇摄入,避免出现血管硬化的情况,导致脑供血不足。另外还需要多放松,压力过大,长期抑郁,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痉挛,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以及游泳等等,特别是肥胖人群,要控制自己的体重,采用控制饮食以及运动方式减肥。如果出现头晕症状,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需要马上做头颅CT检查,确定为脑供血不足可以服用扩张脑部血管的药物缓解。
语音时长 01:12

2021-01-26

95342次收听

脑供血不足会复发吗
脑供血不足这个病虽然很常见,一旦情况严重不但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很多脑供血不足严重的患者出院后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是,脑供血不足会复发吗?下面让我们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日常脑供血不足要怎么护理呢
现在很多由于工作的压力,睡眠不好,患上了脑供血不足这个病症,然而这种病症对于生活工作还是家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威胁到人身体的健康,这些患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很想知道日常脑供血不足应该怎么去护理,我们来了解下日常脑供血不足要怎么护理呢?
脑供血不足根治的方法
脑供血不足,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之间,尤其是有颈椎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老年患者,往往以头痛、头晕为常见症状。脑供血不足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等辛辣、煎炸食品,脑供血不足根治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脑供血不足带来3大危害
虽然我们经常听说脑供血不足是何其的严重,但是这种疾病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方,却没有一个人能说的上来。专家表示,对于疾病,我们不能道听途说,而是应该认真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详述下脑供血不足会带来3大危害。
脑供血不足的早期预防
我们大家要知道,任何疾病的来临都会伴随着危害的发生,这种疾病在出现的时候,患者们的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专家说及早的进行预防,往往比治疗会更好一点,那么脑供血不足的早期预防有什么呢。
大脑供血不足能治愈吗
大脑供血不足它是在24小时之内得到治愈,这是没有问题的。所谓的大脑供血不足,它就是脑血管病里缺血性的脑血管病的一种,而且是最轻的一种,只有在短暂的24小时以内得到控制得到治疗,临床效果好的才是真正的大脑的供血不足。那么超过了24小时效果不好,有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的,应该考虑是脑梗塞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器质性的病变。所以大脑供血不足,大家可以放心,它是一个24小时之内可以得到控制,可以得到治愈的这样一个临床的病变。它的病变比较轻,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较轻,那么它的预后还是比较好的,可以得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往往也是在急诊室进行的,所以一旦怀疑有大脑供血不足,应该立刻急诊。在急诊之内可以由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影像学的,进行实验室的等等一系列的紧急的处理,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排除了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脑梗塞、排除了出血等等这些以后,就可以诊断为大脑的供血不足。采取措施,比如说改善循环、保护线粒体、保护脑细胞、营养支持疗法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个对症的措施,那么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一般来讲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恢复,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也不会有什么合并症,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脑供血不足的,完整的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法。所以它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效果才比较理想。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24

51973次收听

02:41
脑供血不足会有什么症状
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分为两大类,一个是颈内动脉系统的症状;一个是椎基动脉系统的症状。颈内动脉系统的症状,主要出现为一侧肢体的无力麻木,或者有些病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口角歪斜,一般持续数分钟到一个小时。后循环的脑供血不足,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头晕,出现事物成双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眼球活动障碍、共济失调等。大脑枕叶缺血,表现为病人出现偏盲,视野缺损。颞叶一过性的缺血,表现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突然出现脑中一片空白,但是患者有自知力。总之,脑供血不全的症状,其实它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根据它缺血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02:09
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发生脑供血不足后,应积极寻找发病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控制原发病,改善生活习惯。部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是由于血管狭窄造成,若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达到70%以上,可以考虑颈动脉内的手术或支架介入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都可以防止脑血管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法华林、利伐沙班等。患者还需控制好相关因素,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发疾病;改善生活及饮食习惯,如戒烟、戒酒、减肥、久坐等,应多食纤维饮食、鱼肉等高质量蛋白质食物,少食红肉。
02:46
脑供血不足的危害
大脑供血不足就是一过性的、可逆性的循环障碍,对大脑的损害不大。对身体其它系统、部位的损害也不大,供血不足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当中最轻的一种,危害不大但往往是急诊发作,需要在急诊很好的得到处理。脑供血不足,往往原因比较复杂,可多次、反复发作。超过3次的脑供血不足发作,对大脑细胞、神经系统、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比较明显。单纯脑供血不足损害问题不大,首次发生及时处理后问题不大,对神经系统,其它系统和脏器损害不大,但反复发作,原因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大脑细胞的损害,留下瘢痕、永久的病灶,留下后遗症等。
脑供血不足原因
脑供血不足与血管本身的条件,自主神经调节引起血管痉挛,血容量不足以及体位的变化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机制治疗方式也不同,如果是血栓形成,可以溶栓治疗。如果是血管痉挛,可以服用缓解痉挛的药物。如果是血容量不足,则需要尽快补充血容量。椎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是最常见的两个原因,椎动脉、颈内动脉直接通到大脑里,颈外动脉的供血系统是对颈内动脉有力的补充。如果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有梗塞,颈外的血管会变粗,进行代偿。反而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比较细,因为有颈外动脉有力的补充,代偿了患者的整个供需。要通过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有缺血、是否三高引起了血管问题、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血栓狭窄,是否有栓子形成等问题。可以由于血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自主神经调节血压,引起血压波动也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由于心情激动,突然晕厥,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造成。这种情况与血管是否狭窄关系不大,但是血管狭窄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总血容量不足也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与体位变化有关系,比如很多老年人突然从坐位到站立位置的时候,体位变化,血容量不足,不足以灌溉脑部的组织,造成缺血梗塞。
语音时长 03:49

2019-04-03

56781次收听